房天下> 正文

楼市调控重拳后 房产税再提 谁是那些最受伤的人?

房天下南京二手房网  2013-04-29 00:30:00  来源:房天下南京二手房
[提要]在楼市调控的威力下,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投机者以外的一些群体,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下,在“国五条”调控下谁受伤了,伤情如何?

楼市调控重拳之下 谁是那些伤的人?

在楼市调控的威力下,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投机者以外的一些群体,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下,在“国五条”调控下谁受伤了,伤情如何?

重拳:投机者

每次调控的重点打击对象

受伤感言:炒房有罪

伤情指数:或全军覆没、血本无归。

从“继续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、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措施,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”到“要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。”自“国五条”出台以来,打击楼市投机者成为该政策明确表态坚决打击的对象,这也继承了此前调控的主旋律。楼市投机者、炒房团等一向被认为是抬高房价的元凶之一,其中以温州炒房团最为典型。

温州人炒房,最初是从自家门口的炒房开始。1998年到2001年,温州的民间资本大量投入当地房地产,促使当地房地产价格以每年20%的速度递增,市区房价快速从2000元/平方米左右,飙升到7000元/平方米以上。2001年8月18日,个温州购房团共157人浩浩荡荡开赴上海,三天买走了100多套房子,5000多万元现金砸向上海楼市。同时,另一支购房团前往杭州。随后几年,约2000亿元温州的资金投向各地房地产,其中北京、上海两地集中了1000亿元。此外,温州资本还先后大举进入了杭州、青岛、重庆、沈阳等城市。温州炒房团所到之处,当地房价一路狂飙。一时间,“温州炒房团”广为人知,备受关注。

然而,当温州炒房团遭遇“国五条”,集体被深度套牢时,温州房价持续走低。据报道,温州现在的房价和点相比,豪宅降了一半左右,普通住宅也下跌1万元/平方米。此外各地“国五条”出台之后,温州炒房人在各地抛房现象明显。

可以预见的是,无论调控波及的对象怎么变化,投机者都是调控毫不留情的必然打击对象,因此对于投机者而言,调控只有越来越严,而没有松动的可能性,其投机行为的风险也只会越来越大。


财政部专家:房产税不只是为压房价 不能普遍征收

 

 

房产税普遍征收面临现实障碍,改革需突破既得利益的藩篱

房产税负有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重任,应用来提供更多公共服务

本期嘉宾贾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

刘剑文北京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

主持人本报记者冯蕾

房产税不会对房价“一剑封喉”

记者:2011年以来,我国的重庆、上海分别试点房产税改革,前者着眼于增量与存量调控,后者着眼于增量调控。对此,您如何看?其主要问题在哪里?我们是否该寻找一种新的改革模式?

刘剑文:根据上海市财税部门公布的信息,两年来上海市共有5万套个人住房需要缴纳房产税,2012年上海征收房产税24.6亿元。重庆征收房产税涉及9400余套住宅,总计近1亿元,但相对于重庆市去年2900亿的财政收入,房产税的增量几可忽略。上海只针对增量房征税,而重庆房产税只是对增量房和部分存量房征税。由于征收范围较窄,必然导致征收税金有限,这部分资金还远不足以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,未来仍需要对房产税的征收范围和征收方式进行调整。另外,重庆和上海基本都是对新购住房征税,并没涉及存量房市场,征税额及范围并没有达到调节刚需的目的,对整个市场的影响也非常有限,沪渝房产税目前的影响更多在心理层面。可见,房产税只是一个税种,其主要功能是组织财政收入,虽然它确实会增加房产所有人的持有成本,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一定影响,但对保有环节的房屋征收房产税并不会对房价上涨产生“一剑封喉”的作用。因此,不宜夸大房产税对房价的调控作用。

贾康:上海、重庆已启动的试点房产税改革引入了两个实质性的新机制:一是把房产税覆盖面扩大到一部分消费住房;二是要做一定形式的税基规范,确立房产评估值概念。两市试点方案细则虽不尽相同,但都显示了向较标准的房地产税或不动产税靠拢的趋向。在上海、重庆这样的发达地区搞房产税,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筹集收入,而是调节市场,影响人们的住房消费,并为财税体制改革提供配套。房产税是年复一年征收的,未来房产税的财源支柱属性将会逐渐显现。试点后,两地的高端不动产都明显出现了成交量下降、价格趋稳,这就是很明显的正面效应,是改革已体现的作用。应肯定两个城市敢为天下先的作法。

关键是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

记者:美国施行房产税已多年,有人提出,类似美国对每一处私人房产都征税的宽税基模式很有借鉴意义。比如,一是这种对每处私人房产都征税的模式实行起来更简单且公平,避免了我们在试点中存在的难以确定征税对象的问题;二是通过征税后给低收入家庭等返税的模式兼顾了公平;三是征收的税款用于公共支出。这种对所有私人房产征税,然后给符合条件者(比如按人均30平米面积扣除免税额)返税的模式,似乎更加公平。能否在中国适用?


怕受房产税及个税政策影响 “五一”南京密集推盘

 

 

宁5家楼盘昨天不约而同提前加推,而据统计,本周末至“五一”小长假期间,该市将有16家楼盘推出约1900套房。开发商密集抢开,主要是受到即将出台房产税政策和20%个税政策传言的影响。

此外,南京市房管部门一位人士透露,这两天来办理销售许可证的开发商很多。港企恒基原本准备今天推新,不过昨天早上,这家企业就急迫地推出其城北楼盘的最后78套房;江北一家楼盘昨日也加推37套挑高商住房源。开发商称,明天还将推出一批住宅房源;前天刚拿到销售许可证的央企保利[简介动态],昨天就推出其江宁楼盘180套房。

在4月25日,招商地产[简介动态]就已拉开一波节前“抢跑”的序幕。当晚,其河西“地王”楼盘突击上市,折后均价约2.6万元/平方米,一晚售出八成。次日,万科[简介 动态]江宁楼盘跟进,62套小户型在1内全部售罄。

近期、政策预期不明,传言纷纷,加剧市场恐慌。而客观上,开发商抢跑又加重购房人的紧张情绪,难免促成不理性购房,市场急盼尽早明确政策指向。


房企高管:三四线城市在经历不断挤压式的泡沫破灭

 

 

新一轮城镇化带来的躁动和巨量土地供应,很可能落在了一座座已经被透支的空城之上。

在经历了2012年土地市场的持续低迷后,新一轮城镇化适时地为市场注射了一剂强心针。已经有人算过一笔账,4亿人、40万亿投资——近期由发改委主导的《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-2020年》初稿编制完成,规划中提及这一轮城镇化将拉动40万亿投资,涉及20多个城市群,180多个地级市,1万多个城镇,以及4亿新增城镇人口。

这不是电影剧照:宽阔的马路上没有车流,锈迹斑斑的钢筋斜插在天空,烂尾建筑外的防护网游魂似的随寒风摇曳。请注意,这不是某部末世灾难片的外景地,而是摄影师记录下的营口沿海产业基地2013年4月5日的街头景象。这些照片似乎在告诉我们一个不敢相信的事实,而且与之相似的事情每天都在三、四线城市里发生。

各地地方政府趁势而起,从地级市到省会城市,各种产业园、城市新区以及城市带规划层出不穷。各级官员四处奔走,招商[简介动态]引资与土地出让同步并举。上一轮4万亿救市计划所造成的三、四线城市土地出让过剩的后遗症尚未解决,新一轮巨量土地供应狂潮已经席卷而至。

许多开发商们摩拳擦掌,准备分享房地产行业最后一场饕餮盛宴。“这或许是房企们最后一轮机会。”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在一次会议上如是说,他认为房企们应研究如何将地产与产业相结合,在这一轮城镇化过程中寻机扩张。

但刘晓光应该不会想到,在距离北京不远的辽宁营口,他的老部下李兵在沿海产业基地经营地产已经6年,如今却走得步履艰难。


潘石屹:只要政府不出离谱政策 房价不会暴涨

 

 

潘石屹与他的好朋友任志强不同,虽然私交不错,但他从未站在任志强房价暴涨论的这边。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潘石屹称:“从现在中国楼市的情况看,房价不会暴涨”,他又补充:“只要政府不出台离谱的调控政策。”

房价不会暴涨

同时,潘石屹认为自己作为下海的一批人,也是深入市场的一批人,对于市场动态比较敏感。“但也不能把自己当做市场的神仙,每次直觉都很准。”潘石屹基于现在的市场情况,做出的预测是:房价不会暴涨。

“如果政府没有太离谱的干预,中国的房价暴涨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。”潘石屹解释,今天中国人均家庭拥有房屋套数为1.06套,人均住房面积来说为30多平米,相较于五六十年代的5平方米、改革开放初期的7平方米,已有大大的改善。“现在不是房子非常短缺的年代。”另外,潘石屹指出,现在开发商建房能力、土地储备能保证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市场供应:“能够建到五千万平方米以上房子的开发商有一大批。”

潘石屹认为目前盛传的“房价暴涨论”是一种人为制造的恐慌。“,中央又出台了厉害的调控政策,可能最严厉的政策就是对应最厉害的上涨;第二,不断强调中国人多地少,每次都会强调中国缺地、缺房子”,潘石屹并不认同这种看法:“其实我认为这都是假象,人均住房面积已经有三十多平米,是不应该有这样的恐慌的。”

这与鼓吹“趁早买房”、“恐慌入市”的专家不同,潘石屹认为从政府到开发商再到购房者,所有人的心态都应该放松:“不要再鼓吹还有更严厉的政策,更严厉的政策针对什么?就是房价的更快上涨。”

行政不应干预市场太多

同时,潘石屹提到“政府不出台更离谱的调控政策,房价就不会暴涨”,在调控措施与市场的关系上,潘石屹站在了市场这边。他将行政干预比作缰绳:“用缰绳去拉火车是拉不住的”。

同时,潘石屹在采访中提到,目前十八大提出的大方向、或是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答记者问环节,都透露出一种信息:靠行政干预这只手再不能去干扰市场了,而是要更多地让市场自己发挥作用。

“不止房地产行业,整个经济领域,如果再不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去玩是玩不下去的”,潘石屹认为最近出台的房地产政策就欠妥:“行政手段认为我可以控制房价不上涨,但带来的结果是成倍的人离婚了。”

同时,潘石屹做了个很形象的比喻:“你可以用一个缰绳把马拉回来,而现在中国经济的体量那么大,用缰绳去拦一辆火车是拦不住的。”潘石屹对接下来行政调控的转向是乐观的:“不是盲目的乐天派,而是再这么玩(指行政干预过多)实在玩不下去了。”

责任编辑/lihui.esf
免责声明:凡注明“来源:房天下”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,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;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;文中所涉面积,如无特殊说明,均为建筑面积;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,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。

微信扫码打开

房天下小程序